春季前夕,走进位于山东省新泰市谷里镇的新博木业有限公司,只见宽敞明亮的厂房内机器轰鸣不息,叉车灵活穿梭其间,全自动化的机械生产线闪耀着火花,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。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凯指着胶囊形状的MDI储胶罐介绍,以前该公司制作中高密度纤维板,要将原材料变成粉末状,再使用胶进行黏合。有了储胶罐,能够将原材料切成片状黏合,用胶量比原来节省一半多,产品更加绿色环保,能轻松实现全流程无醛生产。
“去年设备更新换代后,我们的主产品更接近实木颗粒板,密度更高,稳定性更强,单耗降低15%以上。同时我们还成功研发出精度在0.01毫米的板材,生产流程和工艺实现了自动化、智能化,和传统企业相比,生产效率提高了60%,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40%。”王凯介绍道。
去年以来,新泰市抢抓数字时代风口,以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推动实数深层次地融合,释放产业增长新势能。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选择将35条智能化生产线全部接入了传感器和制造执行系统。这不仅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调控,还在企业的运营管理平台上实现了客户、仓储等数据的集成管控,产品良品率从86%提升至99%。“数字化改造,让公司制作的减速齿轮齿向精度由原来的六级提高到四级。”山东润通齿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姜勇介绍,去年公司制作的纯电动商用车齿轮已经批量生产,成为中国重汽、广西方盛、苏州绿控等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巨头的战略供应商,企业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创收5000多万元。
“新泰拿出当年企业实缴税金的1%和地方财力增量的30%,存入新型工业化资金池,用于奖励企业的数字化改造、工业互联网发展。”新泰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赵永斌介绍,新泰市在推动传统产业“智改数转”,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,就推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地方政策。为让企业愿意改、主动转,新泰制订出台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,目前已完成200家规上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。截至去年底,新泰设立的新型工业化基金规模达到了2.3亿元,先后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44个、数字化转型项目149个,建成智能工厂、智能车间19个。
2024年1-11月,新泰市数字化的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102.9%。龙成消防数字化工厂平台等2个项目入选山东省工业网络站点平台,山能高端支架等31家企业入选山东省数字化的经济“晨星工厂”,食安公社等6家企业入选山东省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场景,特变鲁缆等6家企业入选泰安市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,齐利得入选泰安市智能工厂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